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尿素酶法测定肥料中尿素态氮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含有尿素态氮的各类肥料。
Title:Determination of urea nitrogen content in fertilizers - Urease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GBT 3598-1983标准?
GBT 3598-1983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用尿素酶法测定肥料中尿素态氮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再利用滴定或其他手段测定释放出的氨量,从而计算尿素态氮的含量。
为什么要使用尿素酶法测定尿素态氮含量?
尿素酶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肥料(如颗粒肥、粉状肥等)。它能够直接反映肥料中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尿素态氮含量,因此在农业生产和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尿素酶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尿素酶法的核心原理是尿素在尿素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NH₃)和碳酸盐。氨随后与溶液中的酸反应,通过滴定酸消耗量来间接计算尿素态氮的含量。具体化学反应如下:
尿素酶法测定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如何选择合适的尿素酶?
选择尿素酶时需注意其活性、稳定性及对样品中其他成分的特异性。通常选用高纯度的尿素酶,以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此外,酶的用量也需经过优化,以确保反应完全且不浪费试剂。
尿素酶法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肥料?
尿素酶法主要适用于含尿素态氮的肥料,如尿素肥、复合肥等。但对于含有其他形式氮(如铵态氮或硝态氮)的肥料,需要额外的处理步骤以避免结果偏差。
如何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尿素酶法测定过程中常见的误差来源有哪些?
GBT 3598-1983标准是否需要定期更新?
GBT 3598-1983自发布以来未有修订版本,但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可能需要引入更先进的方法(如仪器分析法)来替代传统手工滴定法。建议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尿素酶法与仪器分析法相比有何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