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银耳菌种质量检验的术语和定义、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规则及检验报告。本文件适用于银耳菌种的质量检验。
Title:Quality inspection procedure for Tremella fungus str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银耳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食用菌,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使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为了确保银耳菌种的质量,保障种植者的利益以及消费者的健康,国家制定了《GBT 35880-2018 银耳菌种质量检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这一规程为银耳菌种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依据。
规程的核心内容
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银耳菌种的外观检测、纯度检测、活力检测以及病虫害检测。这些检测项目旨在全面评估菌种的品质,确保其符合种植标准。例如,外观检测主要检查菌种的颜色、形状是否正常;纯度检测则通过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判断是否存在杂菌污染;活力检测则是通过培养实验验证菌种的生长能力。
规程的实际应用
规程的应用对于银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为例,作为中国银耳的主要产区之一,当地种植户普遍采用规程中的检测方法对菌种进行质量把关。据统计,自规程实施以来,福建省银耳种植的成活率提高了约15%,产量增长了近20%。这不仅提升了种植效益,还有效减少了因菌种质量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
规程的社会影响
规程的出台不仅推动了银耳产业的技术进步,还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将规程的要求纳入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强化了对银耳菌种市场的监管力度。此外,规程还带动了相关检测设备和技术的研发,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GBT 35880-2018 银耳菌种质量检验规程》是银耳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规范了菌种质量检测的标准,还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规程的进一步推广和细化,银耳产业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质量管理和经济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