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茶加工的基本要求、加工工艺、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红茶产品。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lack Tea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GBT 35810-2018 红茶加工技术规范 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Q1: GBT 35810-2018 是什么?
GBT 35810-2018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红茶加工的技术规范,规定了红茶加工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指导红茶生产企业的加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Q2: 为什么需要 GBT 35810-2018 标准?
该标准旨在统一红茶加工的技术要求,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它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Q3: 红茶加工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鲜叶采摘:选择适宜的茶叶品种和采摘时间。
萎凋:将鲜叶摊放至适当含水量,促进内含物质转化。
揉捻:通过机械或手工方式使叶片卷曲,释放细胞汁液。
发酵: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进行氧化反应,形成红茶特有的香气和色泽。
干燥:通过高温烘干固定茶叶品质,减少水分含量。
Q4: 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发酵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
发酵时间一般为2~4小时,具体时间需根据茶叶品种和环境条件调整。
发酵程度要适度,过长会导致茶叶发酸,过短则影响红茶风味。
Q5: 如何判断红茶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外观:茶叶条索紧结匀整,色泽乌润有光泽。
汤色:冲泡后汤色红亮,无杂质。
香气:具有浓郁的花果香或蜜香。
滋味:口感醇厚,回甘持久。
叶底:冲泡后的叶片柔软完整,颜色均匀。
Q6: 是否需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校验?
是的,生产设备(如揉捻机、发酵箱等)需定期校验,确保其工作参数符合标准要求。
校验频率通常为每季度一次,必要时可增加频次。
Q7: 红茶加工中可以随意调整发酵时间吗?
不可以。发酵时间直接影响红茶的品质,过长或过短都会导致产品不符合标准。
应严格按照 GBT 35810-2018 中的规定执行,必要时可咨询专家意见。
Q8: 是否可以用非标准设备替代传统设备?
不建议。虽然部分现代化设备可能效率更高,但未必完全符合标准要求。
若需使用新型设备,应先进行试验验证,并确保其性能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
Q9: 遵循 GBT 35810-2018 标准的意义是什么?
遵循该标准有助于提高红茶加工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它能够保护消费者利益,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