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动车电子标识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机动车电子标识的设计、生产、检测和使用。
Title:General Specifications for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of Motor Vehicles - Part 1: Passenger Cars
中国标准分类号:R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电子标识技术逐渐成为现代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GBT 35789.1-2017 机动车电子标识通用规范 第1部分:汽车》作为我国机动车电子标识领域的基础性国家标准,为汽车电子标识的设计、生产、应用和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这一标准不仅推动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还对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和优化城市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GBT 35789.1-2017》涵盖了机动车电子标识的基本要求、技术指标、测试方法及安全规范等多个方面。其核心目标是确保电子标识能够准确、稳定地记录车辆信息,并与交通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以下是标准中的几个关键点:
电子标识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以中国为例,截至2022年底,全国ETC用户已突破3亿,电子标识的普及极大提高了通行效率并减少了碳排放。此外,在停车场管理、交通违法监测等领域,电子标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电子标识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设备兼容性问题、隐私保护争议以及成本控制等。为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加强技术研发,同时注重公众教育,增强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支持。
总体而言,《GBT 35789.1-2017》为我国机动车电子标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相信这一领域将为构建更加智慧、便捷的交通环境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