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设备功能、性能、安全性以及测试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测和使用。
Title:Safe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FID Reader/Writer of Vehicle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R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35787-2017 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安全技术要求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35787-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的安全技术要求的标准,旨在规范机动车电子标识系统的安全性,保障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随着机动车电子标识系统的普及,读写设备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车辆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该标准通过明确技术要求,防止非法读取或篡改车辆信息,从而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
根据标准,读写设备的身份认证通常采用双向认证机制。设备与服务器之间通过公钥基础设施(PKI)进行认证,确保双方身份合法。此外,设备还可能使用动态密钥交换协议来增强安全性。
标准要求读写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必须使用高强度加密算法(如AES-128或更高)。加密密钥需要定期更换,并且密钥管理需符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此外,设备还需支持数据完整性校验,以防止数据被篡改。
设备的日志记录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这些日志有助于后续审计和事件追踪。
防拆卸报警机制通常通过硬件传感器实现。当设备被非法拆卸或移动时,传感器会触发报警信号,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监控系统。这种机制可以有效防止设备被用于非法用途。
如果读写设备未达到标准要求,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设备制造商需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测试,并提交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设备才能获得合规标志。
普通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设备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