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指静脉识别应用中图像的技术要求,包括图像质量、采集设备要求、数据格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开发、测试、评估和应用。
Title:Public Security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Fingertip Vein Recognition Image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方法,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采集手指内部静脉血管的图像,利用其中独特的纹路信息进行身份确认。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它具有高安全性、防伪性强等显著优势,在公共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为了规范这一技术的应用标准,我国发布了《GBT 35742-2017 公共安全 指静脉识别应用 图像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不仅为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标准》主要涵盖了指静脉图像采集、处理和存储的技术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比传统的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具有更高的防伪能力,因为静脉位于皮肤之下,不易被复制或伪造。此外,这项技术对环境适应性强,不受手指表面污渍或磨损的影响。然而,指静脉识别也面临一些技术挑战,例如如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保持图像的一致性,以及如何降低设备的成本以实现更广泛的普及。
近年来,指静脉识别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在银行系统中,某大型商业银行采用了符合《标准》的指静脉识别设备,大幅提升了客户身份验证的安全性;在智能门锁领域,一家国内企业推出了基于指静脉识别的智能家居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据统计,截至2022年,全国已有超过50万台指静脉识别设备投入使用,覆盖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
总之,《GBT 35742-2017》的出台为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