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公共安全
  • GBT 35742-2017 公共安全 指静脉识别应用 图像技术要求

    GBT 35742-2017 公共安全 指静脉识别应用 图像技术要求
    指静脉识别图像技术要求公共安全生物特征识别身份认证
    20 浏览2025-06-08 更新pdf0.92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指静脉识别应用中图像的技术要求,包括图像质量、采集设备要求、数据格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开发、测试、评估和应用。
    Title:Public Security -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Fingertip Vein Recognition Image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 封面预览

    GBT 35742-2017 公共安全 指静脉识别应用 图像技术要求
  • 拓展解读

    GBT 35742-2017 公共安全 指静脉识别应用 图像技术要求

    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人体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方法,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采集手指内部静脉血管的图像,利用其中独特的纹路信息进行身份确认。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它具有高安全性、防伪性强等显著优势,在公共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为了规范这一技术的应用标准,我国发布了《GBT 35742-2017 公共安全 指静脉识别应用 图像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不仅为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标准》的核心内容

    《标准》主要涵盖了指静脉图像采集、处理和存储的技术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图像采集质量:规定了指静脉图像的分辨率、对比度以及光照条件等参数,确保采集到的图像清晰、稳定。
    • 图像处理算法:明确了指静脉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及匹配算法的要求,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 数据存储与传输:对指静脉图像的数据格式、加密方式以及传输协议进行了详细说明,保障了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指静脉识别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相比传统的指纹识别,指静脉识别具有更高的防伪能力,因为静脉位于皮肤之下,不易被复制或伪造。此外,这项技术对环境适应性强,不受手指表面污渍或磨损的影响。然而,指静脉识别也面临一些技术挑战,例如如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保持图像的一致性,以及如何降低设备的成本以实现更广泛的普及。

    实际应用案例

    近年来,指静脉识别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在银行系统中,某大型商业银行采用了符合《标准》的指静脉识别设备,大幅提升了客户身份验证的安全性;在智能门锁领域,一家国内企业推出了基于指静脉识别的智能家居产品,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据统计,截至2022年,全国已有超过50万台指静脉识别设备投入使用,覆盖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

    总之,《GBT 35742-2017》的出台为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公共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35736-2017 公共安全指纹识别应用 图像技术要求

    GBT 35965.2-2018 应急信息交互协议 第2部分:事件信息

    GBT 35965.1-2018 应急信息交互协议 第1部分:预警信息

    GBT 36094-2018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嵌入式BioAPI

    GBT 36460-2018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 多模态及其他多生物特征融合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