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膜下滴灌条件下砂质盐碱土壤改良剂的选型、配施技术要求及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进行砂质盐碱土壤改良的农业种植区域。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Ameliorant under Film Drip Irrigation in Sandy Saline-Alkali Soi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SHZSAQS 00191-2023膜下滴灌砂质盐碱土壤改良剂配施技术规程》是针对砂质盐碱土壤改良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改良剂施用量”这一关键指标上的调整,为实际应用提供深入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改良剂的施用量仅给出了一个大致范围,缺乏具体的计算依据和适用条件说明,这使得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新版标准则对此进行了显著优化,明确了改良剂施用量的具体计算公式以及影响因素,即:
改良剂施用量(kg/亩)= 土壤盐分含量(g/kg)× 土壤耕层厚度(cm)× 单位面积土壤重量(kg/cm³)× 施用比例
其中,施用比例根据土壤盐分含量的不同有所变化,当土壤盐分含量低于5g/kg时,施用比例为0.8%-1.2%;当土壤盐分含量高于5g/kg但低于10g/kg时,施用比例为1.5%-2.0%;当土壤盐分含量高于10g/kg时,施用比例为2.5%-3.0%。
这一调整不仅使改良剂的施用量更加科学合理,而且有助于提高改良效果。例如,在实际应用中,若某块砂质盐碱地的土壤盐分含量为7g/kg,土壤耕层厚度为30cm,单位面积土壤重量为1.5kg/cm³,则改良剂的施用量应为:7 × 30 × 1.5 × 1.75% = 57.1875kg/亩。按照此标准进行施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分,促进作物生长。
因此,新版标准中关于改良剂施用量的规定,通过引入精确的计算方法和合理的施用比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指导,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