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滴水出苗高效成苗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南疆地区棉花种植过程中滴水出苗和高效成苗的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fficient Seedling Establishment of Cotton by Drip Irrigation in Souther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SHZSAQS 00187-2023 新疆南疆棉花滴水出苗高效成苗技术规程》中的“播种深度”这一关键条文为例,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棉花播种深度的规定较为笼统,通常要求在3-5厘米之间。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规定被细化为:沙质土壤播种深度控制在3-4厘米,粘质土壤则调整至4-5厘米。这种变化充分考虑了不同土壤类型对水分保持能力及种子萌发的影响。
例如,在沙质土壤条件下,由于其透水性强、保水性差的特点,过深的播种会导致种子难以吸收足够的水分而影响出苗率。因此,将播种深度控制在3-4厘米既能保证种子接触到适宜的湿度环境,又不会因表层土壤干燥而阻碍幼苗出土。相反,在粘质土壤中,虽然保水性能较好,但透气性较差,若播种过浅,则可能使种子暴露于地表导致缺氧窒息或受到鸟类侵害。此时,适当加深到4-5厘米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标准,在具体操作时还需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降雨量等因素综合考量。比如春季多雨地区应选择稍浅一点的深度;干旱少雨季节则需要略微加深以便充分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储备。
此外,还应注意定期监测田间土壤湿度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灌溉频率与水量,确保整个生育期内都能维持一个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的理想湿度状态。同时也要加强田间管理措施如覆膜保温等辅助手段来进一步提高播种质量及幼苗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