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柑橘黄龙病的监测方法、监测程序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柑橘黄龙病的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
Title:Monitoring Specification for Citrus Huanglongb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柑橘黄龙病是一种由韧皮部杆菌属细菌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对全球柑橘产业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有效防控这一疾病,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35333-2017 柑橘黄龙病监测规范》,为科学监测和管理柑橘黄龙病提供了权威依据。
GBT 35333-2017明确了柑橘黄龙病监测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规范强调了监测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要求在病害高发区建立长期监测点,定期采集样本并进行检测。此外,规范还规定了监测数据的记录与分析方法,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尽管监测规范为防控工作提供了指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部分果农缺乏专业知识,难以正确执行规范要求;部分地区交通不便,样本运输困难;以及病害传播速度快,监测滞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通过培训和技术推广,提升果农的监测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无人机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数据分析,显著提高了监测效率。
以四川省为例,该省自2018年起全面实施GBT 35333-2017监测规范。经过三年的努力,全省柑橘黄龙病发病率从最初的15%下降至5%,直接带动了柑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升。特别是在眉山市东坡区,通过设立多个标准化监测点,成功阻断了病害向周边地区的扩散,为当地果农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GBT 35333-2017不仅是一项技术标准,更是保障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工具。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柑橘黄龙病将得到有效控制,为全球柑橘产业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