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疆南疆地区利用粉垄技术结合春灌进行盐碱地改良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南疆地区盐碱地的改良及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ring Irrigation Saline-Alkali Land Improvement by Powder Ridge in Southern Xinjia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疆南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盐碱地面积较大,对农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状况,TSHZSAQS 00184-2023《新疆南疆粉垄春灌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应运而生,其中关于粉垄作业深度的规定是技术实施中的关键点。
在旧版标准中,粉垄作业深度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根据土壤类型确定合适的作业深度”。而在新版标准TSHZSAQS 00184-2023中,明确规定了粉垄作业深度为35厘米至40厘米之间,并且强调了不同盐碱度下的具体调整范围:轻度盐碱地取较低值,重度盐碱地则需达到上限甚至更深。这种量化指标的引入,使得实际操作有了更明确的标准依据。
以重度盐碱地为例,当pH值超过9.0时,按照新标准要求,粉垄作业深度至少要达到40厘米。这样的深度能够有效打破原有的土壤结构,将表层含盐量较高的土壤翻埋到深层,同时将富含养分的下层土壤翻上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和生长。在应用这一规定时,首先需要通过土壤采样检测准确掌握土壤的盐碱程度及分布情况;其次,在机械选择上,应选用适合该深度范围的粉垄机具,并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最后,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行距与株距,保证每一块土地都能均匀受力,避免出现漏耕或者过深的现象。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标准提高了对粉垄作业深度的要求,但同时也增加了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在完成粉垄作业后要及时灌溉,利用水的作用进一步溶解并带走表层残留盐分,形成良好的土壤环境。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单一环节的操作规范,还要注重整个流程的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实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