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电致变色技术的汽车防眩目后视镜镜片。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chromic Anti-glare Rearview Mirror Len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解读TZZB 2870-2022《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镜片》标准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新旧版本中关于“电致变色性能测试”的变化。这一部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核心功能——防眩目的效果评估。
新旧版本中电致变色性能测试的主要差异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电致变色性能的测试主要集中在静态条件下的变色速度和均匀性上。而新版标准增加了动态环境下的测试要求,包括温度循环、湿度影响以及振动条件下电致变色性能的变化情况。
# 应用方法详解
以温度循环测试为例,其目的是检验电致变色镜片在极端温差环境下是否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阶段:选择符合规格的样品,并确保其处于初始状态(通常是完全透明的状态)。
2. 设定参数:将设备设置为低温-40℃持续6小时,然后迅速升温至高温85℃同样持续6小时,完成一个周期。重复此过程共计10次。
3. 记录数据:每次循环结束后立即测量并记录镜片从透明变为深色所需的时间,以及颜色深浅的变化程度。
4. 分析结果:如果发现任何一次循环后的响应时间显著增加或颜色饱和度下降,则认为该产品不符合要求。
通过这样的测试可以有效评估电致变色材料及其封装技术的质量稳定性,从而保证车辆在各种恶劣气候条件下都能提供稳定的防眩目效果。这种改进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控制的标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产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