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环境信息的传输方法、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Soil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Based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2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发布单位:生态环境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当前环境监测与污染治理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TCSER 014-2023《基于无线通信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环境信息传输规范》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为实现污染物数据的实时、高效传输提供了技术依据。本文将以“新旧版本标准中对数据传输协议要求的变化”为主题,深入分析该标准在数据传输协议方面的更新内容,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与实施方法。
在TCSER 014-2023发布之前,相关标准主要采用较为基础的数据传输方式,如基于TCP/IP协议的有线传输或简单的无线通信协议,缺乏对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保障。而新版本标准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优化,特别是在数据传输协议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首先,TCSER 014-2023明确引入了适用于低功耗、广域网(LPWAN)的无线通信协议,如LoRaWAN和NB-IoT。这些协议具有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等优势,特别适合在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系统中使用。相比传统协议,它们能够有效延长设备续航时间,降低部署成本,提高系统的可持续性。
其次,新标准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据加密方面,TCSER 014-2023规定必须采用国密算法进行数据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此外,还增加了身份认证机制,防止非法设备接入网络,提升整体系统的安全性。
再者,新标准对数据格式和传输频率进行了规范化。例如,要求所有采集到的污染数据必须按照统一的数据结构进行封装,并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上传至中心平台。这一变化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可分析性,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与决策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变化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熟悉新的通信协议及其配置方法,确保设备能够稳定接入网络;其次,要掌握数据加密与身份认证的技术细节,保障数据安全;最后,还需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
总体来看,TCSER 014-2023在数据传输协议方面的改进,不仅提升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监测系统的性能,也为未来智慧环保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标准的逐步推广,相关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推动环境监测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