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微晶石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本文件适用于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微晶石墨。
Title:Microcrystalline Graphite
中国标准分类号:H5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519-2008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微晶石墨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3519-2008 主要规定了微晶石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天然微晶石墨的分级、检验和验收,是行业内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微晶石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石墨,其晶体颗粒较小,通常小于10微米。这种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纯度和更好的导电性、耐高温性等特性。相比之下,普通石墨的晶体颗粒较大,性能相对较低。
根据标准,微晶石墨需要进行以下检测:
只有通过这些检测并满足标准规定的指标,才能判定为合格产品。
固定碳含量是衡量微晶石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固定碳含量越高,说明石墨的纯度越高,导电性和耐高温性能越好。根据 GBT 3519-2008,不同等级的微晶石墨对固定碳含量有明确的要求。
灰分含量是指微晶石墨中不可燃物质的比例。灰分含量过高会降低石墨的纯度和性能,尤其会影响其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因此,灰分含量也是 GBT 3519-2008 中的重要检测指标。
粒度分布直接影响微晶石墨的应用领域。细粒度的微晶石墨更适合用作电池负极材料或润滑剂,而粗粒度的微晶石墨则更适用于耐火材料。标准中对不同用途的产品设定了不同的粒度分布要求。
水分含量超标可能导致微晶石墨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结块现象,影响产品的均匀性。此外,过高的水分还可能降低石墨的导电性能。因此,标准对水分含量有严格的限制。
微晶石墨中的杂质元素(如硫、磷)会显著降低石墨的纯度和性能。例如,硫含量过高会导致石墨在高温下容易氧化,从而影响其耐高温性能。因此,标准对杂质元素的含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根据 GBT 3519-2008,微晶石墨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运输时需采取防潮、防尘措施,防止产品受到污染或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