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宽温度范围内测定润滑脂滴点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种类型润滑脂的滴点测定,以评估其热稳定性和使用温度范围。
Title: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Dropping Point of Lubricating Grease over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中国标准分类号:G21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498-1983(1991)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的重要方法规范。这一标准为评估润滑脂在极端温度条件下的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工业设备、航空航天及汽车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滴点是衡量润滑脂耐热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根据GB/T 3498-1983(1991),滴点是指润滑脂在加热过程中从固体变为液体并开始滴落的温度。这一参数直接影响润滑脂的工作温度范围和使用寿命。因此,准确测定润滑脂的滴点是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基础。
GB/T 3498-1983(1991) 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首先,需要将润滑脂样品装入特制的滴点杯中,并置于恒温加热装置内。随后,通过逐步升温的方式观察润滑脂的变化过程。当润滑脂开始滴落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作为滴点值。
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其在研发新型发动机润滑油时,发现传统润滑脂在低温启动时性能不佳。通过采用GB/T 3498-1983(1991) 标准测定不同润滑脂的滴点,最终筛选出一款滴点高达260°C的高性能润滑脂,显著提升了发动机在极端工况下的运行效率。
此外,在航空航天领域,润滑脂的宽温度范围性能同样备受关注。例如,某卫星发射项目中,研究人员利用该标准对候选润滑脂进行了全面评估,确保其能够在-60°C至+150°C的极端环境中保持稳定。
GB/T 3498-1983(1991) 为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支持。这项标准不仅帮助企业在产品研发阶段优化性能,还为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该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以满足更多领域的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