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期刊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Title:General Principles for Journal Edi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468-1983 是中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连续出版物——检索工具编制总则》,它为检索期刊的编辑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原则和规范。这一标准不仅涵盖了期刊检索工具的基本要求,还涉及了信息组织、分类体系以及用户需求分析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有效提升检索工具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研究和信息传播。
核心内涵
GBT 3468-1983 的核心在于确保检索工具能够准确、高效地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这包括对期刊内容的系统化整理、关键词的选择以及检索路径的设计。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相关子话题
围绕 GBT 3468-1983,有多个重要的子话题值得关注:
信息组织是检索工具的基础,而分类则是实现高效检索的关键。例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LC)被广泛应用于期刊分类中。通过将期刊按学科领域划分,如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等,可以显著提升检索效率。此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主题词表(如《汉语主题词表》)来增强检索的灵活性。
不同类型的用户对检索工具的需求各不相同。例如,科研人员可能更关注论文的创新性与引用价值,而普通读者则可能更倾向于获取通俗易懂的内容。因此,在设计检索工具时,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具体需求。例如,某高校图书馆曾针对研究生群体开发了一款专门的电子期刊检索平台,其界面简洁直观,支持高级搜索功能,获得了广泛好评。
为了验证 GBT 3468-1983 的有效性,许多机构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某国家级期刊为例,其编辑团队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每期发表的文章进行了详细的摘要编写和关键词标注。结果表明,该期刊的引用率提升了约20%,同时读者满意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GBT 3468-1983 作为我国期刊检索领域的权威标准,对于提升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这一标准,使其更加适应新时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