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的术语和定义、调查设计、采样方法、样品处理与分析、数据整理与质量控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近海及远洋区域海洋沉积物中微小型生物群落的生态调查与研究。
Title: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of Benthic Interstitial Organisms in Marine Sedi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4656-2017《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是中国针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该规范旨在指导海洋沉积物中间隙生物(如介形虫、有孔虫等)的调查工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间隙生物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及污染程度。
规范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调查方法、样品采集、分析步骤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靠性。此外,规范还强调了对环境敏感区域的关注,例如珊瑚礁区、河口三角洲以及深海平原等特殊生态区域。
在调查方法上,GBT 34656-2017提出了多种适用的技术手段。例如,利用拖网设备采集沉积物样本,采用显微镜观察间隙生物的形态特征,同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物种鉴定。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调查效率,也增强了数据的准确性。
以中国南海某海域为例,科研团队依据GBT 34656-2017的标准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石油开采活动频繁的区域,某些耐污染物种的比例显著上升,而敏感物种的数量则明显下降。这一发现为相关部门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支持。
此外,该规范的应用还促进了国际间合作。例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多个国家共同制定了基于GBT 34656-2017的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推动了全球海洋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
GBT 34656-2017《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不仅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里程碑式文件,也是全球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参考。它不仅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问题的出现,这项规范仍需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