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一般用途结构钢的分类、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本文件适用于厚度不大于150mm的热轧钢板、钢带及型钢。
Title:Steel for structures - Part 2: Delivery conditions of general purpose structural ste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1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4560.2-2017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结构钢的一系列标准中的第二部分,主要规定了用于一般用途的结构钢的交货技术条件。这一标准为结构钢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确保了钢材的质量和性能满足工程需求。
该标准对一般用途结构钢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工艺性能以及检验规则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钢材在各种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牌号钢材的碳含量、硅含量、锰含量等化学元素的上限和下限,以保证钢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
化学成分是影响钢材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较高的碳含量可以提高钢材的强度,但会降低其韧性和可焊性。因此,标准中对碳含量进行了严格控制。此外,锰作为常用的合金元素,能够显著改善钢材的淬透性和强度,同时保持良好的韧性。通过合理调整化学成分,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以某大型桥梁建设为例,该工程需要大量高强度、高韧性的结构钢。施工单位严格按照 GBT 34560.2-2017 的要求采购钢材,并对每批钢材进行严格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所有钢材的屈服强度均超过标准要求的最低值,且断裂韧性良好,完全满足桥梁设计的安全标准。
GBT 34560.2-2017 标准为一般用途结构钢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严格的交货技术条件保障了钢材的高质量。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控制和完善的检测手段,该标准不仅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还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这一标准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