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燃煤烟气脱硝喷氨混合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用喷氨混合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
Title:Coal-fired flue gas denitrification ammonia spraying and mix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4339-2017 是中国针对燃煤烟气脱硝喷氨混合系统的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范喷氨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34339-2017 的主要目的是规范燃煤烟气脱硝喷氨混合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标准特别关注喷氨均匀性、系统响应速度以及整体脱硝效率。
喷氨混合系统的核心功能是将氨气与烟气充分混合,以实现高效脱硝(即去除氮氧化物)。通过精确控制喷氨量和分布,可以提高脱硝效率并减少副产物的产生。
根据 GBT 34339-2017,喷氨混合系统的性能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喷氨均匀性直接影响脱硝效率和氨逃逸率。不均匀的喷氨会导致局部区域氨气过量或不足,从而降低脱硝效果并增加氨逃逸风险。因此,喷氨均匀性是衡量喷氨混合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标准,氨逃逸率应控制在 2.5 ppm(体积分数)以下。超过此值可能会对下游设备造成腐蚀或污染环境。
响应时间是指喷氨混合系统从检测到负荷变化到调整喷氨量所需的时间。标准要求响应时间应小于 30秒,以适应锅炉负荷波动。
选择喷氨混合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GBT 34339-2017 主要适用于新建和改造的燃煤电厂脱硝喷氨混合系统。对于其他类型的电厂(如燃气电厂),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
脱硝效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验证:
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