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花黄精林下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苗繁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多花黄精的林下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Understory Cultivation of Polygonatum cyrtonem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多花黄精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在林下栽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TAHSF 004-2023 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以新旧版本中“土壤pH值调控”这一关键指标的变化为例,深入解析其对多花黄精生长的影响及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土壤pH值要求维持在5.5至6.5之间,而新版标准则调整为5.0至6.0。这一微调基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酸性稍强的环境更有利于多花黄精根系发育和有效成分积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种植户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通过施用酸性有机肥如松针土或腐殖质来逐步降低土壤pH值。具体操作时应分批次少量添加,并定期检测土壤酸碱度变化情况,避免一次性过量导致植物受损。
其次,在种植前可采用硫磺粉等化学物质进行土壤改良。但需注意控制用量并均匀撒布,同时配合深耕翻土确保药物分布均匀。此外,还需关注后续灌溉水质是否偏碱性,必要时可加入适量醋酸调节水体pH值后再用于浇灌。
最后,加强田间管理也至关重要。例如合理密植可以减少单株竞争压力,促进整体植株健康生长;及时清除杂草防止养分流失;以及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适时调整遮荫设施等。
综上所述,《TAHSF 004-2023》关于土壤pH值范围的修订体现了对多花黄精生物学特性的深刻理解与实践验证。种植者应当充分认识并灵活运用这些技术要点,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