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兰林下仿生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条件、种苗选择与处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马兰的林下仿生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mulated Cultivation of Ma Lan under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马兰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食用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为了规范马兰林下仿生栽培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国家制定了《TAHSF 001-2023 马兰林下仿生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林地选择”的差异展开讨论,并对新标准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林地选择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选择郁闭度适中的天然次生林或人工林作为栽培场所,但未具体说明郁闭度的具体范围以及如何判断适宜的林地条件。而在新版标准中,则进一步细化了这一要求,明确规定了林地郁闭度应在0.5至0.7之间,并且强调了林地土壤pH值应保持在5.5至6.5之间,同时要求林地内不得存在重金属污染源。
那么,如何根据这些新的标准来正确选择适合马兰仿生栽培的林地呢?首先,要实地考察拟选林地的郁闭度情况。可以通过目测或者使用专业仪器测量的方式确定林冠覆盖程度是否符合0.5至0.7的标准。其次,采集土壤样本送检以测定其pH值,确保处于理想区间内。此外,还需调查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可能影响马兰生长的污染源,如工业排放、农业化肥残留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TAHSF 001-2023》不仅提高了技术规范性,还增强了实际操作指导意义,有助于从业者更科学合理地开展马兰林下仿生栽培工作。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新版标准的各项规定,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