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工具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工具的设计、开发和检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lay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Tool in Smart Sub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K5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根据《GBT 34121-2017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工具技术规范》,在确保标准核心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来提升灵活性并降低实施成本。以下是10项具体的弹性方案:
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继电保护配置工具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功能模块。这样可以方便地替换或升级单个模块,而无需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修改。
通过参数化配置工具,允许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相关参数。这种灵活性可以减少定制开发的需求,从而降低开发成本。
设计时增加对多种通信协议的支持,使工具能够兼容不同厂商的设备,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引入动态负载均衡机制,在处理大量数据时自动分配计算资源,避免因资源不足导致性能瓶颈。
开发远程监控与维护功能,允许技术人员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工具运行状态,并快速定位问题,减少现场维护频率。
实施分级权限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角色分配不同的操作权限,既保障了安全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构建自动化测试框架,用于验证工具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减少人工测试的时间和成本。
将部分功能迁移到云端,利用云计算的强大算力支持大规模数据分析任务,同时降低本地硬件投资。
为工具提供多语言界面支持,满足国际化需求,扩大潜在市场范围。
积极参与开源社区,共享技术成果,借助外部力量不断完善和改进工具功能,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