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防伪溯源编码的技术要求、编码规则、数据结构及应用条件。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防伪溯源编码的产品标识、信息管理和追溯系统设计与实施。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nti-counterfeiting and Traceability Co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4062-2017 是一项关于防伪溯源编码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产品防伪与溯源编码的设计、应用和管理。以下是针对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34062-2017 的主要目的是为防伪溯源编码提供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规范,确保编码的安全性、唯一性和可追溯性,从而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保护消费者权益。
为了确保唯一性,编码设计时应采用加密算法或随机数生成机制,结合产品的唯一标识(如序列号、生产日期等),并由权威机构进行验证和备案。此外,还应定期对编码数据库进行检查,防止重复编码的出现。
编码本身可以公开,但其解析逻辑和数据存储方式应受到严格保护。公开编码有助于消费者通过扫码等方式查询产品信息,而加密机制则确保只有授权方能够访问完整的溯源数据。
一旦发现编码被伪造,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
GBT 34062-2017 主要适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高风险行业的防伪溯源需求。其他行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参考该标准,但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验证:
短期内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例如硬件投入、软件开发和维护费用。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减少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损失和提升品牌形象,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或输入编码的方式,查询产品的生产信息、流通路径等。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联系企业或举报给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