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合成革用水刺非织造布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纤维为原料,采用水刺工艺制成的用于合成革基材的非织造布。
Title:Synthetic Leather Water刺Nonwoven Fabric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合成革用水刺非织造布的新旧标准差异解析——以撕裂强力为例
TZZB 3684-2024《合成革用水刺非织造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上进行了多项优化。其中,撕裂强力这一指标的变化尤为显著,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耐用性和生产质量。本文将围绕撕裂强力的测试方法及应用展开详细解读。
撕裂强力的意义
撕裂强力是衡量材料抵抗撕裂能力的重要物理性能参数。对于合成革用水刺非织造布而言,其在后续加工为合成革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外力作用,如拉伸、摩擦等。因此,较高的撕裂强力能够有效提升成品的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
新旧标准差异
1. 测试方法的改进:旧版标准中采用的是单舌法(Single Tongue Method),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对试样夹持精度要求较高,容易产生误差。新版标准推荐使用双舌法(Double Tongue Method),该方法通过增加试样的受力面积,减少了边缘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2. 取样位置的调整:旧版标准未对取样位置作出明确规定,导致不同批次产品测试结果可能存在偏差。新版标准要求在水刺非织造布的不同方向(纵向和横向)各取样5个点进行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确保数据更具代表性。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撕裂强力的相关规定,以下为具体的操作步骤:
1. 样品准备:从成品卷材上随机抽取长度不少于150mm、宽度为50mm的试样,分别沿纵向和横向各取5组样本。
2. 仪器校准:使用符合GB/T 13772.1规定的撕裂试验机,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设置合适的加载速度(通常为100mm/min)。
3. 测试过程:按照双舌法的要求,将试样固定在夹具之间,启动机器直至试样完全撕裂,记录最大撕裂力。重复此过程直至完成所有样本的测试。
4. 数据分析:计算纵向和横向的平均撕裂强力,并与标准限值对比。若测试结果低于标准要求,则需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生产工艺。
注意事项
-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撕裂强力的实际表现调整原料配比和工艺参数,例如增加纤维交织密度或选用高强度纤维。
- 测试环境温度和湿度也会影响测试结果,因此需保持恒定条件以保证数据可靠性。
综上所述,新版标准通过对撕裂强力测试方法的改进,提升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生产企业应当充分理解并严格执行相关要求,以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合成革用水刺非织造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