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生物效应的含碳基纳米材料在生物样品中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制备、仪器条件设定、观察与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含碳基纳米材料在生物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估中的微观结构分析。
Title:Detection Method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for Carbon-based Nanomaterials in Biological Samples Based on Biological Eff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3839-2017 是一项关于基于生物效应的含碳基纳米材料生物样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检测方法的标准。这项标准为科研人员和检测机构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旨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含碳基纳米材料在生物体系中的分布、形态及潜在生物效应进行精确分析。
含碳基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这些材料进入生物体系后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物效应,如细胞毒性、免疫反应等。因此,准确评估其在生物体内的行为至关重要。透射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高分辨率成像工具,能够清晰地观察纳米材料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其潜在的生物效应。
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技术的核心在于其超高分辨率和三维成像能力。根据 GBT 33839-2017 标准,检测过程包括样品制备、成像设置以及数据分析等多个环节。其中,样品制备是关键步骤之一,需要确保纳米材料均匀分散并保持其原始结构特征。
近年来,科学家们已成功应用此标准对多种含碳基纳米材料进行了TEM检测。例如,在一项关于石墨烯量子点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这些材料能够在癌细胞内聚集,并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此外,另一项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在暴露于肺泡巨噬细胞后,可诱导炎症因子释放增加,提示其可能具有一定的肺毒性。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验证了 GBT 33839-2017 标准的有效性,还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更多实验数据积累和技术进步,我们有望更全面地理解含碳基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推动其安全合理地应用于实际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