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齿轮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齿轮设计、制造、检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交流。
Title:Basic Terminology of Gears
中国标准分类号:J12
国际标准分类号:2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374-1992 是中国国家标准,定义了齿轮的基本术语及其相关概念。以下是关于此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GBT 3374-1992的主要用途是统一齿轮设计、制造和检验过程中使用的专业术语,以便在行业内实现一致性和准确性。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因术语不一致导致的误解。
根据 GBT 3374-1992,齿轮的基本术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模数 (m) 是齿轮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齿轮的大小尺度。它是齿距 (p) 除以 π 的结果,单位通常为毫米 (mm)。公式如下:
m = p / π
模数越大,齿轮的尺寸也越大。
压力角 (α) 是齿轮啮合时的作用力方向与齿轮表面切线之间的夹角。GB/T 3374-1992 中规定了标准压力角为 20°,但也有其他角度(如 14.5° 或 25°)用于特定场合。压力角影响齿轮的强度和传动效率。
分度圆 (d) 是齿轮设计中的一个假想圆,它位于齿轮齿槽和齿顶之间。分度圆的直径由齿数 (Z) 和模数 (m) 决定,计算公式为:
d = m × Z
分度圆是齿轮几何设计的重要参考。
齿形 (tooth profile) 是齿轮上齿的形状,直接影响齿轮的啮合特性和传动性能。常见的齿形包括渐开线齿形和摆线齿形。渐开线齿形因其良好的啮合特性被广泛采用。
GBT 3374-1992 主要适用于直齿轮、斜齿轮和锥齿轮等常见类型。对于特殊齿轮(如蜗轮蜗杆),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
模数的选择取决于齿轮的承载能力和工作条件。一般来说,承载能力要求越高,模数应越大;同时还需要考虑齿轮的尺寸限制和加工精度。
GBT 3374-1992 是较早的标准版本,目前可能已被更新或替代。建议查阅最新版本的标准文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