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平能见度的等级划分及其对应的定量值。本文件适用于气象观测、环境监测及相关领域的水平能见度评估与应用。
Title:Horizontal Visibility Gra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平能见度是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航空安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更科学地衡量和描述水平能见度,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33673-2017 水平能见度等级》。这一标准为水平能见度的分级提供了明确的定义和规范,有助于提高天气预报的精确性以及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根据GBT 33673-2017标准,水平能见度被划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能见距离范围。例如,能见度小于1公里时属于重度雾天气,而能见度在10公里以上则被认为是良好天气。这种分级方式不仅便于公众理解,也为相关部门制定应急措施提供了依据。
水平能见度等级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交通领域。例如,在高速公路管理中,能见度的降低会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上升。因此,通过GBT 33673-2017标准,可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驾驶员调整车速或选择绕行路线。此外,在航空领域,机场跑道的能见度是决定航班是否能够正常起降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的实施使得航空公司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飞行条件,从而保障乘客的安全。
以2019年某次大雾天气为例,某沿海城市的高速公路因能见度不足200米被迫关闭,造成大量车辆滞留。事后调查显示,如果当时能够依据GBT 33673-2017标准提前发布预警并采取分流措施,损失将大大减少。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水平能见度等级标准的重要性。
此外,近年来随着空气质量问题的加剧,许多城市开始关注能见度与污染指数之间的关系。通过GBT 33673-2017标准,可以更清晰地界定不同污染条件下能见度的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GBT 33673-2017标准作为衡量水平能见度的重要工具,不仅提升了气象服务的质量,还为社会各领域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