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循证医学PICO模型的中医医案评价工具的结构、内容和使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研究、教学及质量管理中对医案的标准化评价。
Title:THARACM 0007-2023 Evaluation Tool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ses Based on the PICO Mode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HARACM 0007-2023《基于循证医学PICO模型的中医医案评价工具》中“证据质量评估”这一核心条文的新旧版本差异,并结合具体应用方法进行深入解读。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HARACM 0007-2018)中,“证据质量评估”的内容较为笼统,仅提出了中医医案应根据其内部逻辑性和外部真实性的高低来判断证据质量,但并未提供具体的评估流程和量化指标。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条文得到了显著优化,明确了以GRADE系统为基础构建中医医案证据质量评估框架,将评估维度细化为内部真实性、外部适用性以及间接性三大要素,并且首次引入了评分细则与权重分配方案。
以内部真实性为例,在新版标准下,内部真实性主要考量医案记录是否完整、数据采集是否准确以及分析过程是否严谨。其中,若医案存在关键信息缺失,则直接判定为低质量;若数据来源可靠且统计方法得当,则可提升至中等或高等级。此外,对于外部适用性部分,新版标准强调需考虑该医案所涉及病种及干预措施是否具有普遍代表性,若某一医案仅适用于特定人群,则其外部适用性得分会相应降低。间接性则关注医案结论能否有效推广至其他类似情境,这要求研究者必须清晰描述医案背景并合理推测适用范围。
为了便于实际操作,新版标准还设计了一套标准化表格,允许使用者按照预设权重对各项指标打分,最终汇总得出总评分。例如,在某项关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中医医案评估过程中,如果该医案具备完整的病例资料但样本量较小,则内部真实性可以评分为4分(满分5分),而由于慢性胃炎并非罕见疾病且治疗方法多样,因此外部适用性可能获得3分,间接性方面则因为缺乏大规模验证实验只能拿到2分。综合计算后,此医案的整体证据质量评分为3分,属于中等水平。
通过这样的改进,新版标准不仅增强了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科学性,也为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了更加直观易懂的操作指南,有助于促进中医药领域循证实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