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震灾发生后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组织管理、监测内容、控制措施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震灾发生后的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工作,为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提供指导。
Title:Pest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in earthquake disast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GBT 33413-2016标准?
GBT 33413-2016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的指导文件,特别针对震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病媒生物防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
震灾后为什么需要进行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
震灾后,环境破坏可能导致病媒生物(如蚊虫、鼠类)大量繁殖,增加疾病传播风险。及时监测和控制病媒生物有助于预防传染病暴发,保护受灾人群健康。
震灾后常见的病媒生物有哪些?
震灾后病媒生物应急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震灾后病媒生物应急控制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震灾后如何快速建立病媒生物应急监测网络?
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震灾后病媒生物应急控制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震灾后病媒生物应急控制的效果如何评估?
评估方法包括:
震灾后病媒生物应急控制是否需要跨部门协作?
是的。病媒生物应急控制涉及卫生、环保、农业等多个部门,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合力。
震灾后病媒生物应急控制是否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
有。许多国家在地震、洪水等灾害后的病媒生物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可结合实际情况参考并优化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