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网区河道生态净污护岸构建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施工方法及维护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河网区河道生态净污护岸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Purification Riverbanks in River Network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JSSL 0003-2022河网区河道生态净污护岸构建技术指南》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其中,关于“生态护岸材料选择”的变化尤为显著。新版标准中对生态护岸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强调了材料的环保性、耐久性和功能性。
以“生态护岸材料选择”为例,新版标准明确指出,生态护岸材料应优先选用可再生资源或回收材料,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孔隙率以促进水体交换与植物生长。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透水混凝土作为护岸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能够满足强度需求,还能通过其内部的孔隙结构实现雨水渗透,减少地表径流的同时为植被提供必要的水分。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生态护岸的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施工前应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高度等因素;其次,在铺设透水混凝土时要保证基层平整,避免因不均匀沉降导致表面开裂;最后,对于坡度较大的区域,还需增设防滑措施如草皮覆盖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TJSSL 0003-2022》对生态护岸材料的选择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这对于推动河网区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时,则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技术和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