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文物出境审核中关于明器的类别、特征、鉴定依据及判定原则。本文件适用于文物出境审核过程中对明器的鉴定与管理。
Title:Cultural Relics Export Examination Specification - Part 11: Mingqi (Funerary Ob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W2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文物作为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文物出境审核规范。其中,《GBT 33290.11-2016 文物出境审核规范 第11部分:明器》专门针对明器类文物的出境审核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一标准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也反映了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责任。
明器是指古代用于随葬的器物,通常包括陶俑、陶马、陶车等。它们不仅是墓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工艺技术的关键资料。例如,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就是典型的明器代表,展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GBT 33290.11-2016》从多个方面对明器的出境审核进行了规定:
例如,2018年某博物馆计划将一批唐代明器送往海外展览,但因部分文物未通过价值评估而被驳回,这充分体现了标准的严谨性。
明器的出境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它也为国内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合作机会。
总之,《GBT 33290.11-2016》为明器的出境审核提供了科学依据,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互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法规的完善,明器的保护与利用将更加高效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