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馆藏砖石文物保护修复记录的内容、格式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馆藏砖石文物的保护修复记录工作,为相关记录的规范化提供指导。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Record of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Stone Cultural Relics in Collec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W2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 GBT 33289-2016?
GBT 33289-201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馆藏砖石文物保护修复记录的规范性文件。它为文物修复过程中的记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以确保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追溯性。
为什么需要 GBT 33289-2016?
文物修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精确的记录和科学的方法。GBT 33289-2016 的出台旨在规范修复记录的内容和格式,确保修复工作符合行业标准,同时为后续研究和保护提供可靠依据。
GBT 33289-2016 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该标准适用于馆藏砖石类文物(如石刻、砖雕等)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此外,它也为其他类型文物的修复提供了参考。
修复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修复记录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修复记录是文物修复工作的关键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修复人员回顾和总结经验,还能为未来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便于公众和学术界了解文物的历史和修复过程。
修复记录是否需要第三方审核?
虽然标准中并未强制要求第三方审核,但为了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建议邀请独立的专业机构或专家进行审核,以提高记录的可信度。
如何保证修复记录的完整性?
修复记录是否需要公开?
修复记录原则上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内部文件,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学术交流或公众教育),可以适当公开部分内容,但需注意保护文物安全和隐私。
如果修复记录不符合 GBT 33289-2016 标准怎么办?
修复记录完成后是否需要存档?
是的,修复记录必须妥善存档,并按照档案管理规定进行分类和保管,以便日后查阅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