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活细胞内金纳米棒含量测定的消光光谱法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制备、测定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消光光谱法对活细胞内金纳米棒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Title:Nanotechnologies - Determination of gold nanorod content in living cells - Extinction spectroscop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7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金纳米棒因其独特的光学和物理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如何准确测定活细胞内的金纳米棒含量成为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GB/T 33249-2016 标准提出了利用消光光谱法对活细胞内金纳米棒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消光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其核心在于测量特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和散射情况。对于金纳米棒而言,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具有显著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这种效应使得金纳米棒在特定波长下表现出强烈的吸收特性,从而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间接推算其浓度。
为了验证消光光谱法在活细胞内金纳米棒含量测定中的可行性,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重复性,能够有效区分不同浓度的金纳米棒溶液。同时,通过对活细胞样品的测试,发现消光光谱法可以准确反映细胞内部金纳米棒的分布状态。
消光光谱法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具有以下优势:
然而,该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
GB/T 33249-2016 标准提出的消光光谱法为活细胞内金纳米棒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技术手段。尽管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但该方法已经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提高检测精度、扩展适用范围,并结合其他分析技术,为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