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用铝及铝合金箔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用铝及铝合金箔。
Title: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 Foil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锂离子电池作为现代能源存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和消费电子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锂离子电池用铝及铝合金箔是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整体效率和安全性。为此,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33143-2022
标准,旨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铝及铝合金箔的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
GBT 33143-2022对锂离子电池用铝及铝合金箔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厚度公差、表面质量、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等。例如,标准规定了箔材的厚度偏差不得超过±3%,以确保电池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同时,表面应无明显划痕、油污或氧化现象,以避免影响电池的导电性和使用寿命。
铝及铝合金箔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如如何提高箔材的耐腐蚀性、降低内阻以及提升循环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生产企业通过优化合金成分和热处理工艺来解决。例如,某知名电池企业采用添加稀土元素的铝合金配方,显著提升了箔材的抗腐蚀能力,使其在高湿度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铝箔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部分企业引入了先进的连续铸造和轧制设备,实现了箔材生产的高效化和规模化。
近年来,多家中国企业已成功达到甚至超越GBT 33143-2022
的标准要求。例如,某龙头企业生产的铝箔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主流电池品牌,其客户涵盖特斯拉、比亚迪等知名企业。据统计,该企业在2022年的市场份额达到了全球第一,年产量超过10万吨。
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国内企业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技术实力,也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未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持续扩张,锂离子电池用铝及铝合金箔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相关标准和技术也将不断升级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