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葡萄藤猝倒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itis*)的检疫抽样、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葡萄藤猝倒病菌的检疫鉴定及相关的植物保护工作。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Grapevine Fusarium Wilt Pathoge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GBT 33119-2016 葡萄藤猝倒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33119-201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规定了葡萄藤猝倒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这项标准为农业部门、植物检疫机构及科研人员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用于识别和检测葡萄藤猝倒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 vitivorum),从而有效防控病害传播。
葡萄藤猝倒病菌主要侵害葡萄植株的根部和茎基部,导致植株枯萎甚至死亡。其危害包括:
根据 GBT 33119-2016 标准,检疫鉴定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虽然形态学鉴定是一种传统方法,但其准确性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较大。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 PCR 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确认病原体的存在,避免因主观判断导致误判。因此,在实际检疫工作中,通常结合两种方法以提高鉴定的可靠性。
是的,该标准适用于全球范围内涉及葡萄藤猝倒病菌的检疫工作。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间贸易中,只要涉及葡萄相关产品,都需要遵循此标准进行病害检测。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葡萄藤猝倒病菌阳性,则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些常见误解包括:
正确的做法是结合多种检测手段,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您可以访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或相关出版机构购买标准文件。此外,部分图书馆或研究机构也可能提供查阅服务。
GBT 33119-2016 是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但随着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可能会在未来修订或更新版本。建议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
个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支持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