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木槿曼粉蚧(Paracoccus manihoti)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及样品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境植物及其产品的木槿曼粉蚧检疫鉴定工作。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Paracoccus manihoti on Hibisc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3033-2016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木槿曼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检疫鉴定的标准文件。这一标准为农业、林业以及植物保护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检测和鉴定方法,以有效防止木槿曼粉蚧对生态环境和经济作物造成的危害。
木槿曼粉蚧的危害与背景
木槿曼粉蚧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主要寄生在木槿科植物上,如木槿、棉花等。这种害虫通过刺吸植物汁液传播病毒,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据相关研究显示,木槿曼粉蚧在某些地区曾造成高达30%的农作物减产,因此其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GBT 33033-2016 的主要内容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木槿曼粉蚧的检疫鉴定流程,包括样本采集、显微镜观察、分子生物学检测等环节。其中,显微镜观察是传统且可靠的方法,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则为快速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持。
实际应用案例
在某沿海省份的一次植物检疫行动中,技术人员依据GBT 33033-2016 标准成功识别出一批进口苗木中的木槿曼粉蚧。通过严格的样本采集和显微镜检查,最终确定了害虫的种类,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其扩散。此次行动不仅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避免了潜在的经济损失。
总结
GBT 33033-2016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木槿曼粉蚧检疫鉴定方案,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类似标准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各国共同应对生物入侵问题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