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锡中铁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锡及其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一般为0.001%~0.5%。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of tin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iron content - 1,10-Phenanthrolin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260.2-2013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锡化学分析方法的标准文件,其中第二部分专门针对铁含量的测定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这一标准采用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作为检测手段,为实验室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分析方法,以确保锡及其合金中铁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
1,10-二氮杂菲(简称邻菲啰啉)是一种常用的显色剂,在酸性条件下能够与铁离子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这种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显著的吸光特性,因此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来定量分析铁的浓度。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以及操作简便的优点,特别适用于微量铁元素的检测。
某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曾利用GBT 3260.2-2013标准对一批次锡锭样品进行了铁含量测试。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步骤执行实验,包括样品前处理、试剂配制及仪器校准等环节。最终测得的铁含量为0.003%,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通过此次检测,企业不仅验证了产品的质量,还进一步优化了生产工艺参数。
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对于材料纯度的要求日益提高,这对分析方法提出了更高标准。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改进显色剂性能、开发新型检测设备等方面展开,以提升整个流程的效率和精度。此外,加强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对接也是必要的,以便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综上所述,GBT 3260.2-2013标准不仅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动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技术,我们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