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公共安全
  • GBT 31837-2015 用于探测、报警与识别放射性材料的手持式辐射监测仪

    GBT 31837-2015 用于探测、报警与识别放射性材料的手持式辐射监测仪
    放射性材料手持式辐射监测仪探测报警识别
    22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5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于探测、报警与识别放射性材料的手持式辐射监测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对放射性材料进行现场探测、报警与识别的手持式辐射监测仪。
    Title:Hand-held radiation monitor for detection, alarm and identification of radioactive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J7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80

  • 封面预览

    GBT 31837-2015 用于探测、报警与识别放射性材料的手持式辐射监测仪
  • 拓展解读

    GBT 31837-2015 标准概述

    GBT 31837-2015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主要针对用于探测、报警与识别放射性材料的手持式辐射监测仪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规范手持式辐射监测仪的设计、制造及应用,确保其在核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技术要求与功能特点

    根据 GBT 31837-2015 的规定,手持式辐射监测仪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 灵敏度高:能够快速检测出低剂量的放射性物质。
    • 响应时间短:能够在几秒内完成对放射性材料的初步判断。
    • 多功能集成:不仅具备探测功能,还应具有报警和材料识别能力。
    • 便携性与耐用性:设备需轻便易携带,同时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

    这些要求确保了监测仪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高效应对各种场景,例如核电站周边的安全检查、海关口岸的放射性物质筛查等。

    实际应用场景与案例

    手持式辐射监测仪在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手持式监测仪被广泛应用于灾区的辐射水平评估。此外,在中国的一些大型活动安保中,如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手持式监测仪也成为了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工具。

    • 某核电站在例行巡检中,通过手持式监测仪及时发现了一处潜在的辐射泄漏点,避免了更大的安全事故。
    • 某港口海关利用监测仪成功拦截了一批非法运输的放射性材料,有效防止了可能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持式辐射监测仪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的设备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与远程传输功能,以提升整体效率。同时,新材料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耐用性和抗干扰能力。

    GBT 31837-2015 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我国辐射监测技术的发展,也为全球范围内的核安全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通过不断优化技术标准,我们相信手持式辐射监测仪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31833-2015 绝热材料生产能耗计算通则

    GBT 31835-2015 用于探测与报警放射性材料的袖珍式个人辐射仪

    GBT 31869-2015 D9ing矩阵图码识别仪防伪技术条件

    GBT 32082-2015 船舶管路用彩色识别标志

    GBT 3323.2-2019 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 第2部分:使用数字化探测器的X和伽玛射线技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