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农业
  • GBT 31802-2015 番茄斑萎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GBT 31802-2015 番茄斑萎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番茄斑萎病毒检疫鉴定检测方法植物病毒农业防控
    18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44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核酸提取、RT-PCR检测、序列分析及血清学检测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境植物及其产品的番茄斑萎病毒检疫鉴定工作,以及国内植物检疫和监测活动。
    Title:Quarantine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封面预览

    GBT 31802-2015 番茄斑萎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 拓展解读

    GBT 31802-2015 番茄斑萎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是一种严重危害番茄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病毒病原体。为了有效控制其传播与扩散,我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31802-2015 番茄斑萎病毒检疫鉴定方法》。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技术要点及实际应用展开探讨。

    标准概述

    GBT 31802-2015 是一项针对番茄斑萎病毒检疫鉴定的技术规范,旨在为农业部门提供科学、系统的检测手段,确保农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该标准不仅明确了检测的基本原则,还详细规定了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以及结果判定的具体流程。

    检测方法详解

    • 样品采集: 标准要求在田间随机选取具有典型症状的植株作为检测对象。样品需包括叶片、茎部和果实等关键部位,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标准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通过特异性抗体识别病毒抗原,快速筛查感染情况。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利用病毒特异性引物扩增基因片段,进一步确认病毒存在。
      •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合传统PCR技术与荧光标记,实现对病毒载量的精确量化。
    • 结果判定: 检测结果需综合多种方法进行判断,并按照标准规定的阈值确定是否为阳性样本。

    技术优势与挑战

    GBT 31802-2015 的制定体现了我国在植物病毒检疫领域的技术进步。相比传统检测方法,该标准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然而,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

    • 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导致病毒传播模式复杂化。
    • 新型病毒株系的出现可能影响现有检测体系的有效性。

    未来展望

    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引入更多智能化工具,如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系统,用于辅助田间症状诊断。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病毒监测数据,有助于更全面地应对番茄斑萎病毒的全球威胁。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31796-2015 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和北美大豆猝死综合症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GBT 3185-1992 氧化锌(间接法)

    GBT 31851-2015 硅酮结构密封胶中烷烃增塑剂检测方法

    GBT 31859-2015 日用瓷器易洁性检测方法

    GBT 31936-2015 焊接钢管轧辊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