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蜚蠊化学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防治方法、效果评估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化学方法进行蜚蠊防治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 Chemical Control of Cockroach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蜚蠊,即蟑螂,是一种常见的病媒生物,不仅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传播疾病,如痢疾、霍乱等。因此,针对蜚蠊的化学防治成为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GBT 31719-2015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化学防治 蜚蠊》为蜚蠊的化学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蜚蠊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它们携带多种病原体,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在餐饮行业、医院和家庭中,蜚蠊的存在可能导致食品污染和疾病的传播。因此,及时有效的化学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GBT 31719-2015》详细规定了蜚蠊化学防治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标准强调了用药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提倡采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并要求施药人员经过专业培训。
以某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实施《GBT 31719-2015》后,通过滞留喷洒和毒饵投放相结合的方式,显著降低了蜚蠊密度。数据显示,防治前蜚蠊密度为每平方米10只以上,防治后降至每平方米1只以下,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这一成功案例表明,《GBT 31719-2015》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措施,可以显著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病媒生物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