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炉协同处置污泥的技术要求、运行管理、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监测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生活垃圾焚烧炉协同处置污泥的设施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disposal of Sludge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生活垃圾焚烧炉协同处置污泥的技术规范TACEF 067-2023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其中,关于污泥进料量的控制要求是新旧版本中变化较大的一项内容。
在旧版规范中,对于污泥进料量的规定较为笼统,仅提出要根据焚烧炉的设计能力合理控制,但并未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或参考指标。而在新版规范TACEF 067-2023中,则明确规定了污泥进料量应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 Q_s = \\frac{Q_t \\times R}{H} \\]
其中:
- \\( Q_s \\) 表示污泥的日进料量(吨/天);
- \\( Q_t \\) 表示焚烧炉的日处理能力(吨/天);
- \\( R \\) 表示污泥中挥发性固体占总干重的比例;
- \\( H \\) 表示污泥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与实际供给空气量比值。
这一公式的引入,使得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更加科学地确定污泥的进料量,避免因过量投加导致焚烧炉运行不稳定甚至损坏设备的情况发生。此外,该公式还考虑到了污泥本身的特性参数,如挥发性固体含量等,这有助于提高焚烧效率并减少污染物排放。
企业应当依据此公式,并结合自身的焚烧炉设计参数及实际运行数据来调整污泥进料策略。例如,当检测到某批次污泥的挥发性固体比例较高时,可以适当降低其进料量以保持焚烧过程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通过这样的改进措施,不仅提升了生活垃圾焚烧炉协同处置污泥的技术水平,也进一步保障了环境安全与设施长期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