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污染地块在风险管控与修复后实施制度控制的技术要求、管理流程和保障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的长期管理及相关制度控制的制定和实施。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Institutional Control after Risk Management and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EPI 58-2023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制度控制技术指南》相较于旧版标准,在风险管控措施的细化和制度控制要求上有了显著提升。本文将聚焦于“污染物浓度监测频率”这一关键条文的变化及其应用方法进行深度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污染物浓度监测频率的规定较为笼统,通常仅提出定期监测的要求,但并未明确具体的监测周期。而在新版标准TCAEPI 58-2023中,明确规定了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土壤及地下水的流动状况以及场地的具体使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监测计划。例如,对于挥发性较强的污染物,建议每季度监测一次;而对于迁移性较弱且稳定存在的污染物,则可以每半年或一年监测一次。
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它更加科学地考虑到了不同污染物特性和环境条件下的实际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做法,从而提高了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在实际应用中,相关单位应当首先对场地内的污染物种类进行全面识别,并结合场地的历史使用记录、地质结构等因素,由专业人员评估后确定最适宜的监测频率。同时,还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一旦发现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波动,应及时增加监测频次,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保障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