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棒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文件适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用的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棒。
Title:GB/T 31303-2014 Duplex Stainless Steel Bars of Austenitic-Ferritic Type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4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GBT 31303-2014标准?
GBT 31303-2014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尤其是抗点蚀和缝隙腐蚀能力)以及较好的焊接性能。
为什么这种不锈钢被称为“双相”?
这种不锈钢的微观结构由大约50%的奥氏体和50%的铁素体组成,因此被称为“双相”。这种结构赋予了它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GBT 31303-2014标准中对化学成分的要求有哪些?
根据标准,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需满足特定范围,例如铬含量应在22%-29%之间,镍含量应在3%-8%之间,钼含量通常在2%-3%之间。
这种不锈钢适合用于哪些应用场景?
如何判断材料是否符合GBT 31303-2014标准?
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验证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此外,还需检查产品的标志和质量证明文件。
这种不锈钢的焊接需要注意什么?
这种不锈钢与普通奥氏体不锈钢相比有什么优势?
相比于普通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点蚀和缝隙腐蚀能力,同时成本相对较低。
如何储存和运输这种不锈钢棒?
如果发现产品不符合标准,应该如何处理?
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供应商或制造商,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评估。必要时可要求退换货或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