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工硅酸盐水泥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文件适用于海洋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中使用的硅酸盐水泥。
Title:Marine Portland C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Q1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1289-2014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海工硅酸盐水泥的标准,旨在规范用于海洋工程的水泥材料性能和质量要求。这项标准为设计、施工和维护海洋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确保了水泥材料在复杂海洋环境中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海工硅酸盐水泥的特点主要包括高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良好的抗渗性以及优异的耐久性。这些特性使其成为海洋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例如,在桥梁、码头和海底隧道等项目中,水泥需要承受海水的侵蚀、潮汐变化以及盐雾腐蚀,因此其性能要求远高于普通建筑用硅酸盐水泥。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GBT 31289-2014 标准对海工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提出了严格的规定。例如,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控制以及成品检测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水泥的物理性能指标,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凝结时间等,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实际应用中,海工硅酸盐水泥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重大工程项目。例如,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就大量使用了符合 GBT 31289-2014 标准的水泥材料。该项目地处南海海域,面临复杂的海洋环境,对水泥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提出了极高要求。通过采用高性能的海工硅酸盐水泥,工程团队成功克服了诸多技术难题,确保了大桥的使用寿命超过120年。
综上所述,GBT 31289-2014 标准不仅是海工水泥行业的技术指南,更是保障海洋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这项标准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