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入侵报警系统中无线(射频)设备互联的技术要求,包括通信协议、性能指标、抗干扰能力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入侵报警系统中无线(射频)设备的设计、制造和检测。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of Wireless (RF) Devices in Intrusion Alarm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根据《GBT 31132-2014 入侵报警系统 无线(射频)设备互联技术要求》,在确保标准核心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灵活执行、优化流程并降低成本。
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无线设备分为多个独立模块(如信号收发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等),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降低整体成本。
利用智能算法实现动态频率分配,避免固定频率导致的干扰问题,同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Zigbee、LoRa等),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减少对单一技术的依赖。
引入低功耗模式,在非工作时段自动进入休眠状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节省能源。
开发远程调试工具,通过网络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参数调整,减少现场维护需求。
建立分级权限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用户角色设置访问权限,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提升操作效率。
为关键节点配置冗余备份设备,当主设备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确保系统的连续性。
增加设备自检功能,并在异常情况下提前发出预警信号,帮助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搭建统一的管理平台,整合所有无线设备的信息,实现集中控制和数据分析,提高管理效率。
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选用性价比更高的材料或组件,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