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秸秆烘焙成型颗粒燃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经过干燥、粉碎、混合、烘焙、成型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燃料。
Title:Straw Baked Pellet Fuel Product
中国标准分类号:F1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秸秆烘焙成型颗粒燃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在TCRES 0011-2022标准发布后,其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有了新的变化。本文将聚焦于“灰分含量”这一关键指标,在新旧版本标准中的差异展开深入分析,并提供实际应用指导。
灰分含量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将样品灼烧至恒重后剩余物质的质量百分比。这一参数直接反映了原料中不可燃矿物质的比例,对燃料的燃烧效率、排放特性以及设备磨损程度都有重要影响。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灰分含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对于高品位燃料,灰分上限从8%下调到了6%,这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门槛,也促使生产企业优化原料选择与加工工艺。
在实际操作中,测定灰分含量需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取样时应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通常采用四分法缩减至所需量;其次,将样品置于高温炉内以550℃±25℃的条件灼烧至少3小时,直至质量稳定;最后,通过计算公式得出结果并记录。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避免外界污染,比如使用洁净的坩埚和工具,并控制好升温速率,以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此外,企业还需根据新版标准调整生产工艺,比如增加原料预处理环节,去除部分杂质;改进成型机结构设计,减少物料与模具间的摩擦导致的金属氧化物混入等。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符合甚至超出新标准要求的产品,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