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线电缆介质损失角正切的试验方法,包括试验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条件及测量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电线电缆绝缘材料的介质损失角正切测定。
Title:Test Methods for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Wires and Cables - Dielectric Loss Angle Tangent T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3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048.11-1994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的重要规范之一,其核心内容是规定了如何通过介质损失角正切(tanδ)试验来评估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这一标准不仅为生产制造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质量检测和行业监管提供了科学指导。
电线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载体,其绝缘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介质损失角正切(tanδ)是衡量绝缘材料能量损耗的关键参数,它反映了绝缘材料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的极化程度及能量损耗特性。高 tanδ 值意味着材料的绝缘性能较差,可能导致过热、老化甚至短路等问题。
tanδ 试验基于交流电桥法,通过测量绝缘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电容和损耗因子,计算出 tanδ 值。具体步骤包括样品准备、测试环境设置以及数据采集与分析。
某大型电力公司曾对一批高压电缆进行 tanδ 测试,发现部分批次的 tanδ 值超出标准限值。经过进一步排查,确认是由于生产工艺中的杂质残留导致的。公司立即改进工艺流程,并重新检测合格后投入使用,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间,按照 GBT 3048.11-1994 标准执行 tanδ 测试的电缆产品故障率下降了约 35%,显著提升了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GBT 3048.11-1994 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其中 tanδ 试验尤为关键。这项标准的应用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还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技术的发展,tanδ 测试方法也将不断优化,为更高效的电力传输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