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感官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包括感官分析的策划、实施、监控及结果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对食品感官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Title:Sensory Analysis - Guidelines for Sensory Quality Control of Fo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 GBT 29605-2013 标准?
GBT 29605-2013 是中国国家标准,旨在为食品行业的感官质量控制提供指导原则。该标准涵盖了感官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选择、测试环境要求、评价员的选择与培训等内容,是确保食品感官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什么需要感官质量控制?
感官质量控制是为了确保食品在外观、气味、味道、质地等方面的特性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通过感官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产品是否满足市场定位,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感官分析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感官测试环境有哪些具体要求?
感官测试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
如何选择和培训评价员?
评价员的选择和培训是感官分析的关键环节:
感官分析的结果如何应用?
感官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感官分析与理化分析有何区别?
感官分析侧重于通过人的感官直接评估食品的特性,而理化分析则是通过仪器设备检测食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两者相辅相成,感官分析更贴近消费者的实际体验,而理化分析则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感官分析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食品?
感官分析适用于大多数食品类型,但对于一些特殊食品(如液体或粉末状食品),可能需要特殊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此外,某些食品的感官特性可能受到储存条件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测试。
如何保证感官分析的客观性?
为了保证感官分析的客观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感官分析的结果是否可以量化?
感官分析的结果可以通过评分系统(如9点标度法)进行量化,但需要注意的是,感官评价本质上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数据分析时需结合统计学方法,提高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