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农业
  • GBT 29589-2013 香菜腐烂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GBT 29589-2013 香菜腐烂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香菜腐烂病菌检疫鉴定方法植物检疫
    22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4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菜腐烂病菌(Cercospora coriandri)的检疫抽样、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香菜腐烂病菌的实验室检疫鉴定和相关植物检疫工作。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Cercospora coriandri in Coriand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封面预览

    GBT 29589-2013 香菜腐烂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 拓展解读

    GBT 29589-2013 香菜腐烂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调味植物,其叶片和种子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然而,香菜腐烂病菌(Botrytis cinerea)是影响香菜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为了有效控制该病害的传播,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GBT 29589-2013 香菜腐烂病菌检疫鉴定方法》。本文将从标准背景、鉴定方法及应用意义三个方面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分析。

    一、标准背景

    随着全球农业贸易的快速发展,植物病原体的跨境传播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香菜腐烂病菌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体,不仅会影响香菜的产量和质量,还可能对其他相关作物造成威胁。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检疫鉴定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GBT 29589-2013 标准的出台旨在为各国提供统一的检测方法,确保国际贸易中能够准确识别和控制香菜腐烂病菌的传播。该标准基于多年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了国际上先进的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权威性。

    二、鉴定方法

    根据 GBT 29589-2013 标准,香菜腐烂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样本采集:从疑似感染的香菜植株中采集叶片、茎部或果实样本,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 病原体分离:通过平板培养法分离病原体,观察其生长形态特征。
    • 显微镜检查: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微观结构,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
    • 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 PCR 技术扩增特异性基因片段,进一步确认病原体的身份。
    • 结果判定:综合以上检测结果,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香菜腐烂病菌。

    这些方法的组合使用,既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又提高了操作的效率,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三、应用意义

    GBT 29589-2013 标准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通过及时发现和控制香菜腐烂病菌,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对香菜产业的影响。
    • 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统一的检疫标准有助于消除技术壁垒,推动香菜及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
    • 提升科研水平:该标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植物病理学的发展。

    总之,GBT 29589-2013 标准为香菜腐烂病菌的检疫鉴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对于维护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29585-2013 剪股颖粒线虫检疫鉴定方法

    GBT 29586-2013 苹果绵蚜检疫鉴定方法

    GBT 29588-2013 松针褐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GBT 31752-2015 溴甲烷检疫熏蒸库技术规范

    GBT 31790-2015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