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的检疫抽样、分离方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腐烂茎线虫的检疫与检测。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Ditylenchus destructo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是一种对农业作物具有严重危害的植物寄生线虫。为了有效控制其传播和扩散,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GB/T 29577-2013标准,用于规范腐烂茎线虫的检疫与鉴定方法。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核心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GB/T 29577-2013 是一项针对腐烂茎线虫检疫鉴定的技术规范,旨在为相关机构提供科学、准确的操作指南。该标准不仅明确了腐烂茎线虫的形态特征,还规定了从样品采集到实验室检测的具体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GB/T 29577-2013 的实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标准为腐烂茎线虫的早期发现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减少经济损失。其次,标准的统一性保证了不同地区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为国际贸易中的植物检疫提供了依据。
尽管 GB/T 29577-2013 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检测设备的普及程度不足、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检测流程,推广自动化检测设备,提升检测效率。
综上所述,GB/T 29577-2013 标准为腐烂茎线虫的检疫鉴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解决方案。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有效降低线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