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丽水稻鱼综合种养中田鱼苗种繁育的技术要求、场地条件、亲鱼选择与培育、人工催产、孵化管理、鱼苗培育及病害防控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丽水地区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下田鱼苗种的繁育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ZNZ 167.4-2023 Rice-Fish Integrated Farming Standard Complex in Lishui - Part 4: Field Fish Fry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NZ 167.4-2023与旧版标准对比下田鱼苗种繁育的关键技术要点》
在TZNZ 167.4-2023丽水稻鱼综合种养标准综合体第四部分中,有一项重要变化是关于田鱼苗种繁育的水质管理要求。新标准对池塘水质指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溶解氧含量和氨氮浓度。
旧版标准规定,池塘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3mg/L以上,而新版标准则提高到不低于5mg/L。同时,对于氨氮浓度的控制,旧版标准允许最高值为0.8mg/L,新版标准将其降低至0.5mg/L。这一变化反映了现代水产养殖对环境友好型生产的更高追求。
在实际应用中,要达到这样的水质标准,首先需要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可以采用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和氨氮检测试剂盒进行日常监测。当发现溶解氧低于5mg/L时,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如开启增氧机或投放化学增氧剂。对于氨氮超标问题,则需通过换水稀释、使用微生物制剂降解有机物等手段来解决。
此外,还需注意饵料投喂量的合理控制。过量投喂不仅会增加水中有机负荷,还会导致氨氮积累。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根据田鱼的实际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新的水质管理要求,不仅可以提升田鱼苗种的成活率,还能有效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